低空经济崛起,电池技术成核心角逐点
科技迭代与社会需求升级推动下,低空经济正从概念加速落地为万亿级市场。作为该领域的 “动力心脏”,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2025 年 10 月 11 日,亿纬锂能在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上亮相的高可靠性电源解决方案,再度将锂电厂商的低空布局推向公众视野。
这并非个例。当前,中创新航、欣旺达、孚能科技等头部锂电企业已纷纷加码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池市场,密集披露技术进展与合作动态。广州市胜天锦华私募基金总经理秦若涵指出,这种集体行动既是瞄准 eVTOL 市场的广阔前景,更是锂电产业与航空制造协同破局的关键一步,将为锂电行业开辟全新增长曲线。
巨头竞速:从合作签约到产品落地
锂电厂商的布局已从战略签约深入至产业化落地阶段。中创新航的动作尤为亮眼:继与广东高域达成深化合作、联合推进电源标准化产品后,近期又与合肥览翌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为广东高域 Aircab 定制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已支撑该机型于 2025 年 6 月开启预订并斩获近 1000 架意向订单,7 月完成样机交付,目前正推进适航审定,预计 2026 年下半年实现量产交付。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则以技术突破抢占高地,其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500Wh/kg,已与上海峰飞航空达成战略投资合作,共同攻坚 eVTOL 专用电池。孚能科技同样不甘落后,不仅宣布 eVTOL 半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还在广州工控集团推动下,与小鹏汽车、亿航智能等本土航空企业对接需求,深度融入区域低空经济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主流锂电企业均已完成低空领域布局,形成 “软包路线(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大圆柱路线(中创新航)、多技术并行(国轩高科)” 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技术锚点:固态电池成破局核心
锂电厂商争相入局的核心逻辑,在于 eVTOL 市场为(半)固态电池提供了理想的商业化 “试炼场”。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通过电解质革新,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双重突破 —— 能量密度可达 350-500Wh/kg,是传统电池的 1.5-2 倍,且从根源上解决了漏液、燃爆风险。
万联证券蔡梓林分析,这种特性恰好契合 eVTOL 对 “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安全性、快充” 的 “三高一快” 严苛要求,能显著提升飞行器续航与安全性能,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目前,中创新航第二代飞行专用半固态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已达 350Wh/kg,孚能科技量产型半固态电芯超 330Wh/kg,国轩高科更是贯通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开启装车路测。
前景与挑战:2 万亿市场下的突围之道
低空经济的市场潜力为电池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数据显示,中国低空经济总潜在规模预计 2030 年达 2 万亿元,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同期将增至 235 亿美元,eVTOL 领域有望为锂电池带来 30GWh 的需求增量。更值得关注的是,eVTOL 可共用新能源汽车 80% 的供应链,为锂电企业降低了跨界拓展的成本门槛。
但产业化之路仍存瓶颈。上海有色网朱健指出,固态电池需突破三大难题:倍率性能等技术瓶颈、电解质材料等供应链成熟度不足、高纯硫化锂等原材料成本高企。行业普遍认为,2027 年或将成为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的关键节点,而低空载人飞行的商业化元年也有望同步到来。
随着《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等标准落地,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锂电与航空产业的协同效应将加速显现。这场围绕低空经济的电池技术竞速,不仅将改写航空动力格局,更将为新能源产业打开新的增长维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无商业用途,图文内容仅供参考。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载需注明出处。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及空中汽车相关信息。(文/eVTOL中国)